
疫情引發的造紙行業的思考與應對對策
2020新年伊始新冠病毒疫情突然來襲為應對疫情對中國造紙工業帶來的影響分析如何建立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系統探討在恢復生產后行業需要著重關注與解決的問題更好地應對與度過造紙行業的轉型與深度調整期《造紙信息》特別策劃了“疫情影響與對策”專題邀請業內專家、學者、企業家參與本次話題討論大家共同為行業獻計獻策分析當下謀劃未來。
李曉亮
山東華泰紙業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造紙信息》記者:造紙工業作為我國重要的基礎原材料產業之一您認為在本次中國抗擊疫情的物資供應中造紙工業的重要性有哪些體現?造紙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占什么地位?其產品實現自給自足的重大意義是什么?
李曉亮:紙張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不可缺少一張紙可以是報紙、書籍、畫冊、教材也可以是精美包裝、各類單據甚至是印染、農業、建筑等各領域的材料由于紙張和紙制品具有安全健康、方便易用、生態環保等特性在抗擊疫情的物資供應中顯示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除紙箱、標簽列入疫情防控重點物資之外新聞紙、教材紙、包裝紙、紙巾等紙制品在疫情期間供需都出現了緊缺特別是新聞戰線作為黨和人民的喉舌華泰集團把保障新聞紙供應作為公司的重要工作來抓上下聯動第一時間保障了各大報社、出版社的供應;為保障春季教材用紙需求公司也積極想方設法完成了教材紙供應任務。疫情導致了交通不暢、生產停滯、紙張產品供需不平衡等困難實現造紙產品自給自足是社會的基本需求對于穩定國民經濟具有重要意義。
《造紙信息》記者:從造紙工業作為一個為眾多產業配套和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基礎原材料和消費品行業的角度看您認為中國造紙工業今后應向哪個方向發展?在發展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什么?有何對策及建議?
李曉亮:造紙工業與人民生活密切關聯行業發展方向始終離不開社會的需求,電鍍層測厚儀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人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更高造紙工業必然會向著優質高效、低碳節能、安全環保的方向發展。目前中國造紙裝備、生產技術、環保處理水平等均走在國際前列但是我國森林資源缺乏導致生產原料短缺嚴重制約了造紙工業的發展也導致造紙產品出口與國際同行相比沒有競爭力。鼓勵企業從國外進口質優價廉的木片、木漿、廢紙等生產原料對中國造紙工業參與國際競爭具有重要意義。
《造紙信息》記者:受世界經濟整體放緩、中美貿易戰及國家進口廢紙政策調整等因素沖擊對于處于深度調整期的中國造紙工業2020年是其充分利用、整合國內外資源加快原料結構、產業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疫情的爆發,涂層測厚儀維修對行業企業的生產、運行和發展帶來哪些重大影響?
李曉亮:疫情發生后企業首先面臨的是生產原料短缺、物流運輸難、人員上崗難、客戶發貨難等系列問題可以說疫情就是一次大考是對企業原料結構、產品結構、產業布局等綜合實力的考驗。華泰集團多年來始終堅持春節期間不停產、不放假、職工輪休確保產能不下降這也使我們在疫情來臨之前就做好充足準備將疫情對企業的影響降到最低。由于公司搶占黃三角、長三角、珠三角建設了“全國三點一線”戰略布局,振動分析儀在地理位置方面占據了一定的優勢公司實施的“一條紙機+多產品”的“智能制造”模式確保最大能力滿足了客戶的需求。特別是公司布局的多產業鏈發揮了應有的作用上游鹽化工產業的附屬產品消毒液成為抗疫的重要物資我們敞開口向各級單位及客戶進行了支援這也成為造紙工業為抗擊疫情做出的積極貢獻。
《造紙信息》記者:本次疫情從長期來看不會改變中國經濟企穩和轉型升級的趨勢但短期內將沖擊中國經濟運行而紙張消費量被稱為一個國家“社會和經濟晴雨表”因此您認為市場需求方面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
李曉亮:疫情是自然對人類的警告我想人們會更加敬畏自然市場需求會更加傾向于綠色環保的產品。紙張能夠循環利用綠色安全健康通過調整物理指標與不同類型的原料進行結合能夠變化出適合不同場合的產品可應用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未來紙張需求量會更大。
《造紙信息》記者:疫情造成的某些較大的影響和打擊可能是企業憑借一己之力無法承擔和解決的如果需要行業集體發聲向有關部門呼吁為行業企業解決疫情中遇到的致命難題需要呼吁的問題主要有哪些?
李曉亮: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生產原料短缺特別是國家對進口廢紙的限制。造紙行業通過淘汰落后產能增上國際先進的設備推動環保改造提升目前進口廢紙實現了100%循環利用處理后的水、渣、氣都能循環利用。國外質優價廉的進口廢紙是造紙行業重要的生產原料呼吁國家對進口廢紙不要“一刀切”。
《造紙信息》記者:在此特殊時刻您有哪些話要對業內外同仁說嗎?
李曉亮:只要我們造紙同行堅定信心風雨同舟認真執行國家抗擊疫情的要求科學防控積極應對我們必定能夠打贏這場阻擊戰。寒冬過后必是暖春風雨過后方見彩虹華泰集團將與業內外同仁攜手抗疫共迎春暖花開!
責任編輯:趙曉一
-
紙業設備狀態監測管理系統
-
紙業設備點巡檢管理系統
-
紙業設備點檢儀
-
紙業測振儀